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手機選單
:::

關於湖內

    聯絡人:黃○○       資料來源:湖內區公所       

    湖內區位於本市的西北部,北以二仁溪與臺南市灣裡地區及臺南市仁德區為界,西鄰茄萣區,東、南兩面則與路竹區接壤。本區雖地近臺南市,但荷蘭時期是否有漢人入墾定居,因文獻無證,難以確定。明鄭入臺以後,漢人拓墾的腳步逐漸向南越過二仁溪,本區乃成為當時的重要開墾地區之一,首先有鄭氏軍中的一名王姓參軍,屯墾於本區東南境,名為參軍庄。後以墾民日多,圍仔內、湖內等處也已陸續成庄,區境乃分別被編設為文賢及長治兩里,文賢里在西北,以圍仔內庄為中心:長治里在東南,湖內庄、參軍庄一帶屬之,兩里同隸屬萬年縣(永曆18年,即西元1664年之後改為州)管轄。

      康熙22年(西元1683年),臺灣入清朝版圖,翌年4月,設官分治,置一府三縣,其中臺灣、鳳山兩縣大致以二仁溪為界,本區恰位於臺鳳兩縣交界,因此西北部的文賢里歸臺灣縣轄,東南的長治里則隸屬鳳山縣。康熙30年代(西元1690年代),臺灣實施保甲制度,文賢和長治兩里各又被分成一、二圖,本區境包括當時的臺灣縣文賢里二圖,和鳳山縣長治里二圖,分別編有居民8甲和16甲。(高拱乾,1960:38~39)由於清初臺、鳳、諸三縣界的劃分不當,造成整個文賢里橫跨於二仁溪南北兩岸等種種問題,形成行政上的不便,為解決此一問題,乃於雍正9年(西元1731年)重新調整臺鳳兩縣的疆域,以二層行溪河道為界線,將文賢里二圖的溪南部分併入鳳山縣。至此以後直至清末,地方行政界線未曾改易。

      乙未割臺以後,最初臺灣南部仍在台灣民主國大將軍劉永福的控制下,行清朝舊制,同年(即明治28年,西元1895年)9月,劉永福兵敗內渡中國,11月日本總督府設臺南民政支部,本區屬之。隸鳳山出張所管轄,包括文賢里和長治二圖里。明治29年3月改隸臺南縣鳳山支廳,明治30年4月改為鳳山縣大湖辦務署轄,明治31年2月廢鳳山縣,本區隨境大湖辦務署併入臺南縣,明治34年10月廢縣設廳,再度改屬於鳳山廳阿公店支廳,但這些都只是縣廳級行政區域的調整而已,並未涉及地方上里與庄里範圍的變動,長久以來屬於本區的二大地區文賢里與長治里,甚至連名稱都未曾更動。

      明治42年(西元1909年)12月,臺灣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第7度調整地方行政區域,除將原有20廳廢和為12廳,廳下仍置支廳外,其下再設區、里、庄三級地方行政體系,其中新設的區為以前的一里或數里合併,為日後鄉鎮範圍的雛形。本區當時為臺南廳阿公店支廳轄下的圍仔內區和大湖區,其中圍仔內區轄區為原來的文賢里,並併入原屬臺南廳下文賢里的茄萣仔庄(包括白砂崙、頂、下加冬等三部落),區長役場設於文賢里圍仔內庄;大湖區的轄內則為原來的長治二圖里,區長役場設於長治二圖里大湖庄。大正9年(西元1920年)臺灣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再度調整行政區域,長久使用的「里」全部廢除,改廳為州,支廳為郡市,區則改為庄,並且大幅更改臺灣的舊地名,是時本區屬高雄州岡山郡,鄉內原設的圍仔內和大湖兩區,則合併成一庄,庄名以兩區區名各取一字,合為「湖內庄」,庄役場設於圍仔內,這是本區疆域的首次具體成形,也是本區區名的起源。

      終戰後,民國34年12月改全臺為8縣9省轄市,原本的郡或支廳改名為區,其下設鄉鎮,鄉鎮區域的劃分則暫依原有的庄街範圍為區域,即庄為鄉、街為鎮。於是湖內庄易名為湖內鄉,隸屬於高雄縣岡山區,鄉公所仍舊設在圍仔內,其下舊長治二圖里部分設大湖、田尾、湖內、竹滬、頂寮等5村,舊文賢里部分設海埔北、海埔南、劉厝、公舘、太爺、葉厝、圍仔內東、圍仔內西、圍仔內南、草子寮、白砂崙北、白砂崙中、白砂崙南、頂茄萣仁、頂茄萣義、頂茄萣禮、頂茄萣智、頂茄萣信、港埔、下茄萣仁、下茄萣義、下茄萣禮、下茄萣智、下茄萣信、崎漏等25村,共30村,為人口數三萬以上的一等鄉鎮,範圍除現在鄉域外,尚包括茄萣鄉和路竹鄉的竹滬、頂寮在內。嗣後由於人口太多治理不易,乃於民國39年3月,讓原從臺南廳文賢里合併過來的茄萣仔庄連同崎漏庄獨立為茄萣鄉,另將竹滬、頂寮兩村劃給路竹鄉,至此本區的疆域才告確定,全鄉面積約為21平方公里,下設大湖、田尾、湖內、海埔(原海埔北)、海山(原海埔南)、劉家(原劉厝)、公舘、太爺、葉厝、文賢(原圍仔內東)、中賢(原圍仔內西)、逸賢(原圍仔內南)、忠興(原草仔寮)等十三村,於91年2月5日自湖內村劃增湖東村,共計有十四村。

      民國99年12月 25日高雄縣市合併,原高雄縣各鄉、鎮、市改為「區」,各村則改為「里 」,因此湖內鄉則更名為「湖內區」,區內共有14里包括大湖里、田尾里、 湖內里、湖東里、海埔里、海山里、劉家里、太爺里、公舘里、葉厝里、文賢里、中賢里、 逸賢里及忠興里。

    :::
    ▲開啟 ▼關閉